读红楼梦后感(红楼梦人生哲理及感悟)

本文目录

  1. 红楼梦联系生活的读后感
  2. 小说红楼梦的读后感
  3. 如何写红楼梦读后感
  4. 红楼梦人生哲理及感悟
  5. 红楼梦的作者及读后感

一、红楼梦联系生活的读后感

读后感:红楼梦是一部宣扬真善美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挚的爱情,友情和亲情,每一个方面都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和渴望,但同时,这种追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很难实现,追求真善美是每个不同的社会共同的愿望,到现在也没有过时。

这不禁让我们对现代的生活多了一些思考,我们其实完全可以把对物质的掠夺性消费的节奏放慢一点,过我们真正希望过的生活。

二、小说红楼梦的读后感

读后感……

题目就写——

四月天一般的爱情。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知道吗?这就是说此人难得。宝黛爱情也难得,因为——

首先要按照前八十回来写,后面四十回狗尾续貂的太多,不能上台面。

但是这不代表后四十回不能读,有些地方还是蛮好的,不要被某些清高的八十回粉眯了眼。

要多加揣摩宝黛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有人说贾宝玉和袭人苟且,但是贾宝玉对于袭人并没有爱;面对晴雯的暧昧,也只是多情的怜惜和爱护,没有真正的情。妙玉对宝玉动过情,宝玉也只是当她知己。

唯有林黛玉,是真正的不掺杂情爱和爱欲的纯洁爱情。褪去旁人的眼光,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情,也是成熟后向着更深一步的情情。

两位其实都是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是真正突破旁人的眼光勇敢的自由恋爱的人。

书中虽然没有明确描写,但是我们参考《芙蓉女儿诔》就能知道,长大的黛玉和宝玉虽然避嫌,但还是心心相印,毫不吝啬与自己的感情来帮助对方,理解对方。

有人说“金玉良缘”反而是主角,其实“木石前缘”才是最重要的。

讲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那一回,你可以多看看。这两个冤家下凡还得让其他人陪这勾出许多风流债,麻烦事儿。

宝黛爱情难得,因为是纯洁不加爱欲的。大俗人喜欢用袭人压黛玉,物质人喜欢用宝钗压黛玉,绿茶婊喜欢用晴雯压黛玉。但是唯有真正懂得爱情的人,才会明白宝黛爱情的牵丝戏。

大概就这么多,希望能帮助你。

——————————————————————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红楼醒梦”。

里面有红楼小知识,红颜知微,新旧版红楼梦对比,狗尾续貂高鹗……

【说着说着就给自己宣传起来了……】

【臭不要脸的lnm】

三、如何写红楼梦读后感

“都道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我相信宝玉是爱黛玉的,只是,奈不过“世道”。宝玉可闹可疯,黛玉可哭可怨,但他们如何抵得过一纸父母命,媒妁言的婚书?那个时代,世道固然,奈若何?

木石前盟是前世的机缘,神瑛士者无心之举结下了一段风月奇案,绛珠仙草本意不过是还泪报恩。说是前世注定,只怕造化弄人,有缘无分亦未可知,毕竟,这“宝玉”本是顽石不通灵,“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其中前缘种种谁人辨得清。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宝玉初见黛玉,一眼相知,便勾起了这段前尘因果,两人相识相知,自有一段奇妙情缘。而后种种暗生情愫,不过在青春懵懂的梦幻之间,似是而非,就像太虚幻境一游,注定了因缘也让人迷离其中,不得真意。

而宝玉与宝钗,从第七回一段可知,这“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巧语注定了这一世的纠葛纷扰不断。宝玉曾在宝钗面前恣意嬉闹,讨要着“冷香丸”一段,若是让黛玉看见,不免又一阵伤心花垂泪。宝玉仍是个幼子,那时还辨不清“爱”与“情”的差别,只顾“姐姐妹妹”的叫着,也不管不顾什么伦理是非。他这般胡闹的性子,成了别人眼里的“混世大魔王”,也不为过。

曹雪芹先生有意将黛玉与宝钗放置同一等位置,有木石前盟的前世天缘,定有金玉良缘的今世人缘;有宝钗的冷香灵药,就有黛玉的暖香故事。宝钗诗情夺魁后,黛玉也定要争个“诗也新,立意也奇特”的第一名。就连两人的判词都是在同一首词,同一幅画中。也不知曹先生这般如此是何意,当真是自己也无法权衡割舍任一方否?

前世的情人,今生的伴侣。若以性格单论,黛玉只适合做情人,她与宝玉之间情意绵绵,嬉笑打闹,为彼此同乐同悲,不肯分离片刻。然而,黛玉最大的缺点便是看不清也不愿意看清所谓的“世道。”。她学不会宝钗的为人处世,也从来没想过讨好任何人,她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踏足尘世。她看见宝钗与宝玉如何亲密,便立刻怨恨哭闹,她很单纯洁净,但不适合那个“世道”。

相反,宝钗是个有能力的女孩。她懂得看清身边的环境,懂得如何为人,懂得如何生活。这样女子活得太累,因为太能干。宝钗固然样样都好,相貌周正,体态端庄,为人和顺,处事周到,可她偏偏不幸福。她赢了婚姻输了爱。读过的所有读者都看见了宝玉对黛玉的爱,都没看见宝玉对宝钗的情。红楼是悲剧的,因为红楼没有如果,一切是天定,一切无法更改,已是最好的故事,已是最好的结局。想不出更完美的宿命,因为,“世道”下,是人心如此。奈何卿命薄如此,只道造化弄人,亦无奈。

四、红楼梦人生哲理及感悟

《红楼梦》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及感悟

在任何时候,人一定要把自己当个人。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男人或女人,才是主子或奴才。不管你的社会地位怎样,只要你坚持捍卫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不会害怕权贵,也不会有人因权贵而打到你。只有精神上比肩了,你才能得到他人的爱和尊重。

红楼梦既展现了宝黛二人的缠绵爱情,同时更为深刻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世风日下和豪门大户之中的是非恩怨。

红楼梦以小说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四个大户人家如何从锦绣荣华最终走向衰败,向人们深刻的阐释了月圆必缺,水满则溢的道理。让人们看到了纸醉金迷之下的肮脏与不堪,发人深思。

五、红楼梦的作者及读后感


读红楼梦后感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红楼梦的读后感:今天的阅读课上,我阅读了《红楼梦》。第五回的“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是被我读过无数次的一部分。尤其是“金陵十二钗判词”。正册开篇即是一首写薛宝钗、林黛玉的诗,第一句是“可叹停机德”,毫无疑问,这是描画宝钗的诗句。“停机德”典出《乐羊子妻》,故事说的是乐羊子弃学回家,其妻见状立即剪断正在织的布匹,用一规劝乐羊子用功读书。于是后人用“停机德”来赞美封建恪守相夫教子的“妇道”的女子。用“停机德”来形容宝钗之德,恰倒好处。宝钗正是这样一个严格遵守封建礼法制度,并时常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的大家闺秀,贾府上下无不称赞她。然而曹雪芹在判词中却用了一个“叹”字,明显表达了对宝钗的否定态度。的确,按照曹雪芹民主、进步并带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思想来看,这样一个封建没落贵族的维护者,应当作为民主进步思想的反例,给予否定。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待宝钗,她又是一个十分让人喜欢的人物形象。这个侧重点就是薛宝钗的人际交往能力。薛宝钗初入贾府不久,就博得了众多下人及其他贾府主子的一致交口称赞,这不是她生来就惹人喜爱,而是她出色的交际能力产生里她在众人心中的美好地位。

记得在几天前的军训中,我们听了沈主任的礼仪知识讲座,由讲座中提出的每一条标准来在薛宝钗的行为准则上做比较,会发现惊人的吻合。也就是说,薛宝钗的一言一行不仅在封建社会中符合礼法章程,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大量的相符之处。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浓厚的社会,因此即将迈入社会的年青一代,能合理处理人际关系上十分重要的一条素质标准。因此,适当地在薛宝钗身上吸取一些正面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可取的。现代思想越来越强调辨证看待问题,看待事物,因此,我们在否定应当否定的事物后,也应将有利的思想深入其中提取出来,合理利用。

猜你喜欢